Industry background
行业背景
随着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世界正在由信息化时代逐步迈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。我国也在全面的往数字化方向转型,数字中国战略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!2020年3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大力推进“新基建”的建设。随即,各省市相继出台了“新基建”行动方案,并规划立项了未来几年建设的众多“新基建”项目。2021年3月,国家两会通过的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,并对此做出了系统性的部署。建设基于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AI等数字技术的智慧建筑已成为大势所趋,作为智慧建筑“大脑”的“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”的建设是重中之重!
Industry pain points
行业痛点
运营成本高
人工成本高: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,大部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工参与度高,导致人工成本高;
设备成本高:设备资产的管理、维修、保养等不规范、不系统,导致大型机电设备的损坏和更换频率高;
能耗成本高:粗放式的设备运行和能耗管理,无形中浪费了很多能源,导致能耗成本居高不下。
态势感知弱
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化程度低,事件态势感知弱,无法做到事前预防,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,事后分析追溯。
服务体验差
线下办事流程繁琐,通知缴费信息推送不及时、不便利,人车出入麻烦等使业户服务体验差。
招商获客难
招商信息宣传推广不畅、特色优势不明显、业户服务体验差,导致新客招不来、老客留不住。
Scheme architecture
方案架构
采用云计算分层架构,各层均采用主流技术实现,系统架构具备先进性、稳定性、安全性、灵活性和扩展性,支持系统灵活部署、应用快速迭代、设备动态扩展。
系统的架构自上而下分别是用户层、应用层、平台层和采集层。
用户层
提供PC浏览器、移动APP及大屏三类用户交互终端,全面覆盖智能建筑日常运营管理的各类用户使用需求。PC浏览器为日常管理者提供WEB端后台管理支持,移动APP端为运维人员提供现场作业支持,大屏端提供三维的可视化展示及运维数据分析呈现,辅助领导及决策者运营决策。
应用层
包括系统所提供的各项业务功能,主要包括四大应用版块:物业服务管理、设备运行集成、设备设施运维和能耗能效管理。
平台层
由建筑物联网平台、物联网大数据引擎和平台基础模块构成。整个平台层为系统的核心层,汇集采集层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数据,并对海量设备数据高效、准确的存储、查询和分析,为系统的各项应用提供稳定支撑。
采集层
由智能建筑环境中的楼宇自控、安防、消防、运营等智能化子系统、设备及有线/无线网络链路组成,实现终端设备功能,并向上层提供设备运行数据及设备反向控制接口。
Scheme introduction
方案介绍
智慧人车通行
NO.1车辆通行
停车引导
实时查看空余车位并引导到空余车位停泊,停车方便快捷。
反向寻车
停车场室内导航反向寻车解决找车难的问题。
临停缴费
用户通过移动支付缴纳停车费用,支付后即可离场,降低车场管理人工成本。
月卡充值
提供停车月保移动端办理、充值、续费等功能,支持移动支付,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一站式办理业务。
NO.2人员通行
提升安保工作效率 ————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———— 提升人员通行体验
人脸识别
NO.1车辆通行
访客预约
二维码通行
来访记录
一站式服务
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,业主或租户可随时申请各项物业服务,物管方也可在线办理客户申请,处理物业内部事务。通过建筑物联网平台集中接入相关智能化子系统,如门禁管理系统、能源计量系统、停车场管理系统等,实现线上业务与线下设备的互联互通,为用户带来高效、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验。
通过对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和报警状态集中监控、智能联动和模式管理以实现建筑人居环境的安全、舒适、高效和便捷。
设备集中监控
集中监控
实时采集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故障状态,通过统一的平台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的集中远程监控。
报警管理
实时监测安防和机电设备的相关数据,自定义报警判定规则和处理机制,及时发现并处理报警事件,保障人居环境安全、舒适。
跨系统联动
协调各子系统及设备共同处理智能建筑中的各类突发、紧急事件,使各子系统及设备能够协同工作,而不是各自为阵的信息孤岛。
优化运行
自定义多子系统多设备协同运行策略并基于时间固化为模式,各子系统及设备根据模式自动化运行,满足使用需求又节省了人工和能源成本。
设备资产管理的范围包括建筑区域内的机电设备、智能化设备及公共区域设施,通过对设备资产的数字化,建立设备档案并形成整个建筑区域内的设备资产台账,并以此为基础对设备的接管、运维、更换、报废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资产统一管理
设备运维管理以“发现问题——解决问题——总结经验”为总体思路,以数字化的设备档案为基础,以设备维修和设备保养两大业务板块为业务出发点,以智慧化、自动化、标准化的业务功能为手段,辅以大数据分析,全方位保障设备设施的日常运维。
设备智慧运维
将能耗能效管理划分为能耗采集、能耗统计、能耗分析、能耗管控四个步骤,并以此为设计思路,实现对能耗数据的自动准确采集、能耗统计模型的自定义构建、能耗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和能耗定额的精细化管控,最终达到能耗能效管理的可视、可诊、可优、可控。
能耗精细管控